第(3/3)页 岳飞并没有过于惊讶,只是略作思考,垂首跪倒在地“臣愿追随陛下,光复汉家江山。” 要么接受临安朝廷的招安,要么迟早都得走这条路。 现在或许不是最成熟的时机,但一定是最好的时机。 早早的称帝高举旗帜,也能让麾下的将士坚定信念和立场,不至于随着使臣的到来摇摆不定。 曾经的临安朝廷,乌烟瘴气让他伤透了心,也清清楚楚的知道靠不住。 辛赞若带领起义军接受了临安某一位宗室子弟的招安,率领数十万大军投奔,短时间里自然是煊赫至极人人逢迎。 可时间一长,辛赞的下场就如当初的他一样。 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 届时,又是一场劫难。 再说了,投奔了临安,临安就会有勇气抵御金人收复失地吗? 不能赌! 十数年的筹划,不是为了赌。 只是一瞬,书房里的人都跪倒在地,认同了荪歌的话。 荪歌微微俯身“请起。” 既而,荪歌看向辛弃疾。 “弃疾,你单独亲带一支先锋军开路侦察,若遇突发状况自行处理解决。” “是,祖父。”辛弃疾没有任何异议的应下。 荪歌颔首“明天的战事,有赖诸位了。” 诸将回礼。 偌大的书房,只余岳飞和荪歌相对而立。 “让弃疾单独带队是不是过于冒险了?” 岳飞拧着眉,面露不赞同。 “文郁的身体状况,你我都知晓。” “先生你他日称帝,弃疾就是不可替代的储君。” “此时冒险,不是明智之举。” 荪歌弯弯眉眼,淡笑着道“弃疾是你我一手带出来的,你应该对他有信心。” “金廷精锐绝大多数都被裹挟在完颜亮和完颜雍的内战之中,倘若弃疾连这点儿考验都应对不了,那就说明他根本扶不起来。” “趁早换人。” “他是我的孙儿,我知道他最想做的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军,他智勇兼备,一腔热血,合该在战场上挥洒。” “我不愿他的宝剑还未完全的绽放锋利的光芒,就又要尘封于鞘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