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淮河以南,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北望之心仍在,对金人的仇恨之火也不曾熄灭。” “他们也会怒朝廷不争,哀家国不幸。” “这股力量,如野草,生生不息的同时不断的绵延壮大。” “他们都有一颗家国一统的心。” “陛下明鉴,臣绝不是为旧日家国徇私,只是怜惜悲悯于生民不易。” “若是内战,战火当应免则免。” “可若是外敌,当寸步不让。” “臣曾经也想过有朝一日继承了养父的皇位后组织北伐。” 荪歌敛眉。 历史上不仅想了,也做了。 隆兴北伐。 只不过以失败告终罢了。 “你继续。” 荪歌微微抬手。 赵昚颔首“若陛下能挥雄师将燕云十六州重新纳入版图,淮河以南必会人心振奋与有荣焉,再一次动摇赵宋王朝的统治根基。” “这是中原王朝,百余年的心愿。” “陛下也不必忧心临安趁火打劫,后方着火。” “如今的临安,一盘散沙,战力尚不及养父在时,无渡河之力。” “加之,青黄不接,无将可用。” “之前为应对完颜亮的南侵,还是虞允文一个文官临危受命。” “更别说,收复燕云十六州是南北众望所归。” “就算有作乱之心,有志之士也不会听之任之。” “再观金廷,混乱方歇,元气大伤。” “此时,攻取燕云十六州是天赐良机。” “臣若猜的不错,陛下心中早就有了决断。” 荪歌脸上的笑意加深。 “朕意不在试探。” 荪歌坦诚道。 这只是她的恶趣味,她只是单纯的希望看到这些在史书上留下印记的人,仍然可以绽放光芒。 而不是因为她的到来,变得籍籍无名黯然失色。 或许,还可以比史书上更加的耀眼。 她在,从不是为了遮天蔽日。 …… 收复燕云十六州,被提上了日程。 在大军开拔前,荪歌不遗余力的安排人在南宋辖内宣扬大军的正义。 赵宋软蛋,我们辛宋不软! 赵宋耻辱,我们辛宋血耻! 汉家天下百余年的遗憾,我们辛宋来弥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