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鱼骨彝歌-《青海没有羊眼汤》
第(3/3)页
“呜呜呜——”
哀怨的哭声变成了混乱的嘶鸣,那由无数怨念构成的意念场剧烈地波动、扭曲起来!构成“鱼骨祠”虚幻影像的那些绝望、恐惧、怨恨的念头,在这融合了生之赞歌与道之慈悲的“净化之音”下,开始迅速消融、瓦解!
赵清真以神念“看”到,那意念场中,无数模糊的、挣扎的远古先民残影,脸上疯狂与痛苦的神色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茫然,继而是一种仿佛长途跋涉后终于找到归途的疲惫与释然。它们那凝聚了千百年的、对故土的执着,在这蕴含着“放下即是解脱”、“精神永存而非形骸”意味的净化之音中,终于得到了慰藉与升华。
湖面上,那些诡异的薄雾彻底消散。哭泣声也戛然而止。
取而代之的,是那回荡在天地之间的、雄浑而充满希望的彝族古歌。歌声不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送别,为了祝福。
渐渐地,湖心深处,那“鱼骨祠”的意念场彻底崩解,化为无数细微的、闪烁着微光的记忆碎片,如同无数逆流而上的银鱼,在月光与歌声的沐浴下,缓缓升腾,融入浩瀚的夜空,与星辰同在。它们并未进入传统的轮回,而是以一种更本源的方式,回归了天地,其族群那份坚韧的生存意志,或许已悄然融入这片土地的气运之中。
歌声渐歇,篝火依旧噼啪作响。湖面恢复了真正的平静,月光洒下,波光粼粼,静谧而祥和。所有人都感到一股难以言喻的轻松与宁静,仿佛心头一块压了许久的大石终于被移开。
俄普阿木与众多彝族乡亲,向着赵清真深深鞠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赵清真还礼,心中亦有所感。此行,他并未出剑,亦未画符,而是借众生之心力,抚平了另一群众生跨越时空的伤痛。这或许,亦是“道”在人间的一种体现。
异龙湖之患已除,他婉拒了村民的盛情挽留,于次日清晨,飘然离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