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没事,我到那边再慢慢下载就行。”程野说着,将旧的防务通交了回去。 见他拿着新防务通出来,罗库克眨了眨眼,却没好奇地凑上来查看。 程野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问道:“你不会要升四期了吧?” “快了,快了。” 罗库克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说起来,我还要感谢周长海带着人叛逃,刚好空出一个四期位置,站里还有很多人都在等着指标呢。四期这个指标,要是其他人没完成灭级任务,这个位置大概率就该我上了。” “恭喜!”程野由衷道。 罗库克这算是一步登天,本来要一辈子困死在三期,现在却有了直升四期的机会,而从四期开始,他再往上爬的难度甚至要比三期更小。 而且虽说三期已是高期检查官,但四期的权限更多、福利也更好,对谁来说都是重要的跨越。 等喻勇洗完澡、换好新衣服出来,已经是下午一点多。 直到前往南站离开缓冲区,安排众人上了公交车,程野这才松了口气。 喻勇坐在皮卡后座,看着后视镜里逐渐远去的南检查站,又瞥了眼程野明显放松下来的神情,若有所思地开口:“薪火的卫星城模式,其实早就被时间证明是失败的。” “哦?”罗库克原本正看着窗外,听到这话不由诧异回头,“这话怎么说?” “卫星城模式的核心弊端,在于割裂与失衡。”喻勇解释道,“薪火当初规划时,想靠核心城辐射周边卫星城,分流人口和产业,却忘了资源的虹吸效应远比预想中顽固。卫星城只能承接低端制造业和居住功能,重要的产业、技术、资源全堆在核心城。时间一长,卫星城成了资源洼地,核心城却越来越臃肿。这种模式看似分散了压力,实则制造了新的割裂。” “空间上的割裂、资源分配的割裂,还有人心的割裂。更致命的是,这种失衡还催生了无休止的权力角逐。薪火以为能复制旧时代的成功经验,却忽略了现在这个时代对‘协同’的需求。所以在我离开薪火前,他们其实已经在研究下一个时代的新模式了。” “协同.”罗库克抓住了这个关键词,嘴里反复念叨着,随后轻轻摇头,“就算没有卫星城,我们现在也没做到‘协同’。” “几乎所有产业都堆在工业区,缓冲区就跟薪火的卫星城一样,只负责最基础的低端制造业和居住功能。” “那是因为你们的规模还不够大。”喻勇耿直道,“连百万人口都不到,谈何协同?反而更需要大一统的管理,才能让生产制造效率更高。” 没想到这家伙竟然还是个毒舌,嗯,应该说是情商不高。 从中央后视镜里看到罗库克脸色尴尬,程野赶紧开口打圆场:“你说的协同,是不是想把薪轨山上的产业转移下来,放到地方卫星城里发展?”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喻勇点头,“资源太集中在薪轨山和前列卫星城,后面的卫星城根本没有发展空间,跟拖油瓶没区别,等于直接扼杀了它们的潜力。” “可要是真转移了产业,万一爆发感染源危机,所有产业不就全毁了?”程野反问。 这话一出,喻勇顿时闭了嘴,脸色复杂地怔住。 作为研究员,常年待在绝对安全的地方,显然忽略这个关键问题,正因为有薪轨山这个“安全壁垒”,才能保证核心产业不被感染源威胁。 就像C35被毁,全城人都成了鬼影蜘蛛的感染体,可从薪火庇护城的整体层面看,连伤筋动骨都算不上,只要清理完污染,很快就能安排新居民入驻,接手那些低端制造业。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程野缓缓开口,点醒道,“卫星城模式是当下最稳妥的选择,贸然推行新模式,必须因地制宜。这不是做研究,不能拍脑袋尝试,作为决策者,任何一个想法都得既站在庇护城的角度考量,也得替民众着想,这样才能保证想法踏实,不是空中楼阁。” 罗库克眼中的迷茫渐渐褪去,而喻勇则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 “那你的大波镇?” “幸福城确实借鉴了卫星城模式,但没照搬,而是做了因地制宜的改动。” 程野解释道,“现在所有卫星城都由检查官负责建设和推进,我的大波镇,正好就是这些改动里的一环。” 赶在卫星城建设大潮来临前,检查站已经把所有力量都派了出去。 只有先占据卫星城的主导地位,检查站才有资格和超凡派抗衡。 丁以山显然明白这一点,所以压根不让他回缓冲区插手内部事务,只让他专心把大波镇这类卫星城发展起来。 等卫星城成了气候,治安廉政署的逼迫自然会不攻自破,检查站也能重新崛起,继工业区、军团之后,再次回归幸福城三大派系之列。 “改动.”喻勇还在琢磨这个词,忽然抬头问道,“难道你们想要的不是单纯的卫星城,而是想打造像薪火联盟那样的庇护城联盟?” “呵呵.”程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接话。 其实想通这层改动的关键,还是那天被秦昭业纠缠后,晚上复盘时琢磨出来的。 没有任何一座庇护城愿意长期依附于他人建立的联盟。 薪火联盟固然势力庞大,可身处其中的庇护城总会受到诸多限制,更无法主动站出来制定规则。 幸福城要想真正发展壮大,最终还是得走和光虹一样的路。 既然能有光虹联盟,为什么不能有幸福联盟? 现在全力推进的卫星城建设,其实就是在验证这个模式的可行性。 也正因如此,幸福城才会不惜血本烧钱,给每个卫星城疯狂派发建设物资。 要是真像喻勇说的那样,卫星城只需要承接低端产业和居住功能,那再建几个类似缓冲区的区域就够了,根本没必要倾尽全力去打造独立的卫星城。 车子一路往问路县开,喻勇没再说话,只是低头沉思着两种模式的差异。 能看得出来,他对“走通一条明确的路线”确实有着极强的执念。 不管是之前的交谈,还是和曾老说话时,抑或是现在。 在他看来,一条能走通、能看到终点的路,远比在摸索中尝试要重要得多。 这种极端的想法,程野没法评判对错。 毕竟能在薪火庇护城当上四级研究员,这份能力放在下面的大型庇护城,当个研究所所长都绰绰有余。 天才往往都有些常人难以理解的极端念头,正是这些念头支撑着他们完成常人做不到的事。 不过转念一想,程野又大概猜到了这种极端心理的由来。 扭曲的珠峰之上,那道绿色的通天阶梯,还有神秘的星舟。 任谁在年轻时见过这些超出认知的事物,逆向解析过一两个无法想象的技术,都会对当下按部就班的努力产生怀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