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卫星城建设初期,物资和人手都得靠时间慢慢形成循环,必然要有所取舍,没法面面俱到。 因此,在产业方向上,大波镇从一开始就被程野干脆利落地定了调: 以渔业为主业,搭配廉价手工业,直接放弃了门槛高、耗资源的轻工业。 离开仓储区,在侯根宝的带领下,刘毕和牛福成了大波镇工业区迎来的第一批外来访客。 虽说水电站的供电线路还没接通,但第一间厂房已经布置妥当。 厂房门口立着块厚铁皮锻打的铭牌,边角打磨得光滑圆润,上面清晰地刻着五个大字: 【大波罐头厂】 刘毕停下脚步,指尖下意识抚过铭牌上凹凸的字迹,他认得出来这是程野的字迹。 这小子,还真是有模有样啊! 刘毕心下暗叹,随后才迈步走进厂房。 大门推开的刹那,一股带着淡淡脂香的润滑油味扑面而来,混合着金属的冷冽气息,格外清晰。 厂房里的产线有些眼熟,是从东平镇接手后改造过的。 这些设备没再去跟全自动产线争抢订单生产劣质工具,而是暂时搁置了相关产能,只待后续技术成熟,再以新式工具的形态重新投向市场。 除此之外,大波镇还根据罐头生产的需求,额外添置了不少新设备,让整条产线更具针对性。 目前厂房被清晰划分成东西两个区域。 东侧是原料存储区,成捆的冷轧薄钢板码放得整整齐齐,边角规整利落,一看就是工业区调拨来的优质大货。 西侧则是罐头制作区,一排排设备有序排列,泛着冷亮的金属光泽,每台机器上都贴着醒目的铭牌,方便人快速辨认用途。 裁切区紧挨着东侧原料区,两台液压剪板机和一台精密圆片裁断机并排靠在墙边。地面上用油漆清晰标着“罐身坯料”的字样,流程分工很明确: 裁断机会把整块钢材裁成规格统一的圆形坯料,剪板机则专门负责修整坯料边缘的毛刺,确保每块坯料厚度均匀,边角没有凸起的瑕疵。 成型好的坯料会送到隔壁的罐身一体成型区,四台拉伸成型机一字排开,机身配有不同尺寸的拉伸模具。 侯根宝在一旁介绍,等通了电,圆形坯料送入成型机后,先经初次拉伸压出半球状基底,再通过二次拉伸,直接成型为罐身与罐底连为一体的筒状结构,省去了后续拼接的麻烦。 罐盖加工区单独设在成型区北侧,用的是结构相对简单的冲压机和压槽机。 冲压机先把专用钢板裁成比罐口略大的圆形罐盖,随即送入压槽机,在罐盖内侧压出一圈密封槽,后续用来嵌入密封圈,保证罐头封装后的密封性。 刘毕在厂房里转了一圈,走到最后的打包区时,忍不住皱起眉问道:“这里只负责生产罐头盒?” “是的,咱们这罐头厂就专门批量生产罐头盒,成品做好后会运到缓冲区,后续的罐头装填生产都在那边进行。”侯根宝点头答道。 “送到缓冲区?”刘毕眉头皱得更紧,满心疑惑。 没等他接着追问,侯根宝像是早料到他会有此一问,主动解释起来:“程检查官早就说过,这么安排有三个好处。” 他条理清晰地说道:“第一是解决就业问题。大波镇的产业确实够咱们镇上每个人有活干,但缓冲区那边很少有这样招工的工厂。要是能给缓冲区的居民提供岗位,既能帮他们增加收入,也能大大提高咱们罐头厂在那边的重要性。” “第二是安全问题。要是咱们直接把装好的罐头运去缓冲区销售,过检查站时根本没法检测内部情况,谁也不敢保证封装好的罐头没被污染、没出问题。就算运去其他卫星城,也难免让人嘀咕。但运原料就不一样了,原料检查起来简单得多,在缓冲区完成装填封装,等于从源头排除了这层安全隐患。” “第三是宣传。现在卫星城的格局逐渐稳定,缓冲区的地位也慢慢奠定。把罐头的装填环节设在缓冲区,咱们既能挂出招牌被动宣传,还能邀请当地老居民进工厂参观。这比起把完整工厂藏在大波镇,像黑作坊似的偷偷生产,宣传效果要好上十倍百倍呢!” 这些都是程野的原话,侯根宝当时便觉得有用,一字不落的背了起来。 此刻原封不动地复述出来。 看着刘毕和牛福脸上从惊讶转为赞许的神情,他心里一阵窃喜,又接着补充道:“不光是现在这样,就算将来,所有终端产品的最后加工环节也都会放在缓冲区。得等啥时候大波镇有底气让外来居民随便参观,外来商队也主动把目的地定在咱们这儿了,那时候才会建真正属于大波镇自己的完整体系工厂。”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当下的策略,其实并不难理解,说白了就是给大波镇的商品进行“贴牌”。 以前那些黑作坊的劣质货,只要贴上知名大牌的标志,身价立马就能暴涨,就算涨不了价,靠着大牌的名气,销量也能蹭蹭往上涨。 哪怕后来常有贴牌乱象被曝光,这种模式依旧禁而不止,效果照样显著。 要是能先在缓冲区打造出一个让居民信赖的品牌,日后给大波镇的产品贴牌,绝对是无往不利的利器。 而程野没说出口的,还有个更关键的心思。 抢地盘。 放眼未来,就算二十四个卫星城各有特色,外来人员提到幸福城,第一站肯定还是先到缓冲区,也就是未来的外城。 等缓冲区开发得越来越完善,哪怕是以前没人在意的北郊、南郊,地价也必然会大幅上涨。 要是现在借着建工厂、解决就业的名义,多拿些地块,一次性批下个二三十年使用权,日后绝对能省下数百万贡献点。 到那时候,大波镇手里握着大量土地,后续想建什么,还不是程检查官一句话的事。 “不错,这想法太妙了!”刘毕毫不吝啬地给出好评,还对着侯根宝轻轻点头以示肯定。 他心里清楚,能有这么完整的规划,背后肯定还有一套更复杂的运营逻辑,这样才能撑起整个销售体系。 难道程野身边,还藏着这么厉害的商业能人? 刘毕心里满是讶异,没在罐头厂多耽搁,又接着去参观后面的几间厂房。 “目前就罐头厂挂了牌,随时能投产。后面这几间厂房还没规划好,得看喻研究员给我们定的技术方向来调整。”侯根宝边走边介绍。 “喻研究员?”刘毕的脚步猛地顿住,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什么研究员?” “就是喻研究员啊。”侯根宝被他这反应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问的是,这研究员是哪儿来的?是咱们幸福城的人吗?”刘毕追问,语气里带着几分凝重。 “啊这.”侯根宝挠了挠头,有些为难,“是程检查官带过来的,我们也不清楚他的来历。这位喻研究员平时独来独往的,也不怎么跟我们说话。” “他人呢?” “这时候的话,喻研究员应该在中央分流岛上,通常得晚上七点才回镇子。”侯根宝抬手朝白水河的方向指了指。 刘毕脑子里瞬间浮现出大波镇的大致地图,心头一沉:“他在那岛上,是想做什么?” “准备在岛上建研究所呢!林工程师已经快把规划图做出来了,到时候运上建材就能动工。”侯根宝说得轻描淡写。 “什么,建设研究所?” 刘毕当场傻眼,一旁的牛福更是惊得目瞪口呆,两人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 大波镇能有现在这样的产业规划,能搭起罐头厂的产线,他们还勉强能接受。 可建研究所?程野这是疯了吗? 刘毕心里顿时翻江倒海,就算把整个检查站打包卖掉,也凑不够建研究所的钱啊! 难道程野不知道,他爷爷当年建的研究所因为资金不够,才被迫解散了吗? 甚至程龙当年都曾近乎“走火入魔”一般,费尽口舌说服了丁以山,四处奔走筹措资金,想在检查站内建一个小型研究所。 当时还真从感染源研究所挖来了研究员常驻,可最后还是迫于巨大的资金压力,不得不无奈搁置了这个计划。 怎么这程家三代人,三个检查官都要和研究所杠上? 而且从感染源研究所挖人到检查站还能理解,可让研究人员来大波镇,哪个人会愿意来? 一没资金,二没设备,实习生恐怕都不会来吧? “莫非这所谓的喻研究员,是个外来的骗子?”牛福凑近刘毕,压低声音耳语,“就跟当年骆驼庇护城那帮人似的,又开始玩那一套把戏?” 刘毕脸色不变,心里却咯噔一下沉了沉。 他当然记得当年骆驼庇护城的闹剧,那事在废土上闹得沸沸扬扬,当时几乎所有庇护城都派人去凑过热闹。 当年骆驼庇护城的城主,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支所谓的研究团队,实则全是些江湖骗子。 这群人靠着窃取来的半成品技术,竟真的搭起了研究所的框架,还弄出了一两样看似像样的产物。 后来为了卷钱跑路,他们谎称掌握了病毒反向破译的技术,甚至声称已有确切成果,怂恿城主邀请废土所有研究所的人前来见证。 那城主竟真的信了,广发邀请函,一时间引得整个废土震动。 可就在各地研究员陆续抵达之际,这群骗子早已卷走了巨额资金逃之夭夭,只留下一个烂摊子。 曾经一度摸到沙省霸主级边缘的骆驼庇护城,自那以后迅速衰败,短短五年就彻底解散,消失在了废土的历史中。 眼下大波镇要建研究所,该不会是这群骗子换了套路,又盯上了幸福城,想从程野这个年轻检查官身上下手吧? “老牛,先别急着下定论,我是听雷站长讲站里好像要修研究所,但修的位置可不是大波镇。”刘毕微微摇头,看向侯根宝,“走吧,带我们去见见这位喻研究员。” 相比较大波镇明面上的这些基建发展,对于程野手底下忽然多出来的这些人,刘毕更加好奇,尤其是一名研究员。 “啊?咱们接下来不继续参观了吗?”侯根宝愣了一下。 “待会回来继续,先去见见这位喻研究员,听听他的想法。”刘毕说着,已经迈步走了出去。 侯根宝心下有些异样,但也不敢公然违抗,只是暗自多了个心眼。 这两人行事目的性太强,虽然自称检查官,可身份还没完全核实,难保不是外人潜伏进来搞破坏。 出门后,侯根宝找了个借口暂时离开,连忙派人去联系罗库克核实两人的身份。 一个电话的功夫,得到罗库克的确切答复,确认了刘毕的身份后,他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