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定亲-《抗战之血肉熔炉》


    第(3/3)页

    整个过程中,顾老财虽然闹了一两个无伤大雅的笑话,比如不太会用精致的银质餐具吃茶点,对客厅里那架留声机表现出过大好奇差点上手去摸,但他那份发自内心的诚恳和对沈家的尊重,却让沈老颇为受用。

    比起他之前在商场上遇到的那些虚伪的商场老手或官场老油子,眼前这位略显“土气”的亲家翁,反倒显得真实可爱。

    等到礼成之后,顾老财这才终于彻底放松下来,话也多了起来,甚至开始跟沈老聊起了老家的收成和风土人情。沈老虽久居南洋,但对故土风情也颇感兴趣,两人一时间倒也聊得热络。

    而在两位长辈交谈的间隙,顾家生也适时地接过了话头,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沈老可能更感兴趣的领域。

    “伯父久居南洋,见多识广。晚辈前些时日偶得一幅晚明画作,据说是‘金陵八家’之一樊圻所画,笔意苍润,其上有数方鉴藏印,晚辈才疏学浅,难以尽识其流传脉络,一直引为憾事。听闻伯父于书画鉴赏一道颇有些心得,不知日后可否有幸请教一二?”

    沈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与兴趣。他平生两大爱好,一是经商,二便是收藏鉴赏古玩字画。顾家生地这番话,可谓正搔到了他的痒处。

    他捋须一笑:

    “哦?樊圻的真迹流传甚少,若真是其所画,倒是难得。贤侄年纪轻轻,不仅于军事上建树非凡,竟也雅好此道?”

    “不敢说雅好,只是觉得这些古物承载历史,静心观摩,能让人在纷扰战事外,得片刻宁静。”

    顾家生语气谦逊,态度诚恳。

    “当然,比起伯父您的收藏,晚辈那点东西,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罢了。倒是听闻伯父珍藏有一套清初‘十竹斋笺谱’的初印本,那才是真正的文人雅物,晚辈心向往之啊。”

    这番话充分展现了顾家生并非一个只知打打杀杀的武夫,更是对文学上的东西也是有一定的熏陶的。

    沈老脸上的笑容愈发真切,开始频繁的与顾家生探讨起明清书画的风格流变,甚至提到了几位南洋收藏家手中的珍品。

    顾家生虽然不算此道大家,但胜在两世为人,思路清晰。

    见解独到,偶尔还能引经据典一番,也算能切中要害,言谈间显露出远超其年龄的见识与沉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