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章 秣马厉兵-《一寸山河》


    第(2/3)页

    但吴子健已经不仅仅是为失去骑兵教官而感到痛惜了,老练的八路军副营长嗅出了其中不寻常的味道:这不是什么巧合,或许意味着伪蒙军旧部在此战中趁乱发生了叛逃。

    他从河口村带来的五名敌工队员,此刻正便衣混迹于村民之中,侦察搜寻可能潜伏于西坪的日伪特务。但现在看来,倘若伪蒙军投降反正的官兵重新叛逃而走,那么这些已经熟悉西坪八路军防务的家伙一旦回到日伪阵营,无疑就构成了另一股隐患。

    越想越担忧的吴子健,终于派出人和马车,将敌工队长肖俊平从河口村接到了西坪。

    彼时肖俊平刚刚在河口村完成了对教导员刘树一行的接待和送行工作。敌工队副队长陈栓柱,亲自率领几名敌工队员,为刘树等九人带路离开河口村奔赴了大榆树山西麓;他们计划从丰店县城的城郊穿过,绕过县城再赶往君陵方向,继而前出到正太路沿线,寻找原计划向那里挺进的团主力和旅部。

    送走情绪低沉的教导员一行的那一刻,肖俊平暗暗喘了一口气。令他多少有些意外的是,向来对他成见颇深的刘树,并未在这次会面时加以批评或呵斥,只叮嘱他这个敌工队长负起该负的职责。肖俊平则关切地请教导员注意路途安全,并预祝对方顺利找到上级。

    在西坪与吴子健一见面,肖俊平立即将自己接待教导员的过程做了详尽汇报。听罢汇报,吴子健不无沉重地叹气说到:

    “由他去吧!其实,西坪这里眼下是多么需要教导员亲自坐镇啊,他做群众工作比我有经验,西坪村的动委会就是他一手主持搞起来的——找上级?说是找上级,其实不就是想去上级那里告我的状嘛。”

    晋军参谋出身的肖俊平,没敢接这个茬儿,只是看着面色凝重的吴子健在那里自言自语。为了打破尴尬的气氛,肖俊平灵机一动转移了话题:

    “副营长,骑兵连夏连长从大榆树山那里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想必他已经向你报告了?”

    吴子健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敌工队长:“你是说,晋军独12旅的消息?”

    吴子健猜对了,肖俊平感兴趣的,正是夏连山从391团团部获悉的晋军独12旅退守平泉县的情报——想不到,这支自己的老部队,弃掉文城之后并未跟着卫立煌长官的中央军沿着同蒲铁路退走,却辗转到了与同蒲路平行的平泉县驻防。据夏连长自述,那里是他的老家,距离西坪村大约六七十里之遥。

    六七十里,真不能算做遥远,骑着马,也就一天的路程!难道自己还有机会与老部队打交道?!那个临阵脱逃、在全国民众面前丢尽脸面的独12旅啊……

    夏连山带来这个情报的时候,吴子健其实也有些吃惊,当初自己指挥林师二营主力伏击日军骑兵,救下的就是晋军独12旅的溃兵,肖俊平身为其电讯参谋也正是在那一战中负伤才被自己强行收容的。八路军副营长还记得一个人:晋军溃兵中的一个少尉排长李满仓,前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成员,手中一柄绝对称得上宝物的大刀;可惜,那天未能如愿将其一起收编过来。如今,独12旅竟然退守到了距离八路军关门山根据地几十里远的县城,而且据说主力尚存;吴子健虽不了解平泉县,但也知道那是夏连山的老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