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章 友军联袂-《一寸山河》
第(2/3)页
“你们只有一门迫击炮、怎么炮弹倒有三十多发?” 八路军的5连长一边笑,一边就问中央军的6连长。
“我团的迫击炮连原来一共有六门炮,忻口会战后一路打下来,炮都损毁和丢失了,炮弹却一直背着行军。上次在丰店缴获了日军的一门迫击炮,咱们的炮弹一样可以装进去用。”
李天林兴奋地一拍桌子:“没错!二营有个炮兵班,班长赵野郊以前是中央军十四军的炮兵。他给咱们讲过,中国和日本现役的迫击炮都是仿造的法国货,但是咱们的兵工厂留了个心眼儿,把炮口造得比日本人粗了一圈,炮弹也比他们的大一号,这样他们如果捡了咱们的炮弹,就塞不到自己的炮口里去,反过来,咱们却可以把他们的炮弹拿过来直接用。”
这个理论中央军的联络官也是头一次了解,听着听着眼珠就亮了起来,禁不住也拍案叫绝。双方谈得越来越入巷了。
吴子健喊来通讯员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地图——骑兵连长夏连山刚刚从平泉县晋军独12旅那里搞来的、一张比例尺很高的山西省境军事地图——从图上观察,如果将同蒲铁路上的灵石县、文城,与关门山脚下的八路军根据地之一的河口村作业连线,会得出一个三角形构图,河口村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顶角。
灵石县距离北面的文城约四十多里,距离南面的韩信岭镇不足三十里。情报显示,灵石以南包括韩信岭在内的诸多铁道线县镇,眼下仅仅分别留守着日军濑名师团的小股部队,通常是一到两个步兵小队。朱星云上尉介绍说,秦忠孝团座认定据守韩信岭镇的日军一个步兵小队只求自卫,根本无力北上支援灵石;因此,391团针对灵石县的佯攻一旦展开,不足两个小队的守敌势必要向北面的文城日军求救:围城打援,打的就是来自文城的援军。
“能肯定敌人的大批援军不会从南面赶过来吗?那个方向可是有日军濑名师团的主力。” 吴子健审慎地盯着地图发问。
“这个可以肯定。韩信岭再向南足足五十里才是铁道线的下一站霍县,守备那里的日军也没有超过两个步兵小队,就算他们敢于分一部分兵力扑过来,也不过区区几十人而已,相信贵军完全有能力阻挡之。”
李天林眉毛一跳,看着391团的联络官说道:“这么说,你们秦团座要求八路军保障其侧背安全,指的就是韩信岭方向喽?”
“正是!”朱星云朝对方竖起了拇指:“贵军出动的第一要务,便是监视韩信岭方向,假如从那边有敌军杀来,务必将其阻挡于灵石县以南;第二要务,才是在鄙军撤离的时候,掩护断后。”
“中央军胃口倒底是大呀,围城打援的大戏,他秦忠孝一个人就都包了!我们徐旅二营只是配合着跑跑龙套。” 吴子健淡淡地评价着。
朱星云则从八路军副营长的语气里听出了明显的不悦成分,急忙解释:绝对没有轻视友军的意思,391团因为刚刚建起了重炮连和重机枪连,在火力配置方面更适合与日军硬碰硬。
5连长同样颇有些不服气地想要争辩什么,却被吴子健用眼神制止了:人穷志短,还没从日伪军夜袭之战中完全恢复元气的徐旅二营,此时的确不适宜与日军主力正面交锋。秦忠孝邀请他们警戒侧翼以及断后,考虑得不可谓不周到。
第(2/3)页